腰椎間盤突出癥,大家并不陌生,通常會有腰痛,下肢放射性疼痛等癥狀,臨床上醫(yī)生會根據病人的癥狀以及影像學檢查的結果來確診,但你知道都有哪些影像學檢查嗎?
臨床上對于腰椎間盤的檢查主要有腰椎X線平片、CT檢查以及磁共振(MRI)檢查三項,病人需要根據醫(yī)囑做相應的檢查,可這三種檢查有什么區(qū)別?醫(yī)生從這些檢查中可以得到什么信息?
一、腰椎X線平片
X線平片常提示腰椎生理前凸變小,病變椎間隙變窄或前窄后寬(側位),腰椎出現側彎,兩側椎間隙不等寬,病變側變窄(正側位)??梢栽u估椎體不穩(wěn)(動力位)。X線平片是最簡單又經濟的檢查方法,雖然只有60%的檢出率,但X線平片可以發(fā)現有無結核、腫瘤等骨病。
二、CT檢查
應用CT檢查脊椎及椎管內病變在臨床上已廣泛展開,分辨率相對高的CT圖像可較清楚地顯示椎間盤突出的部位、大小、形態(tài)和神經根、硬脊膜囊受壓移位的情況,同時可顯示椎板及黃韌帶肥厚、小關節(jié)增生肥大、椎管及側隱窩狹窄等情況,對本病有較大的診斷價值,目前已普遍采用。
三、磁共振(MRI)檢查
MRI可以全面地觀察腰椎間盤是否病變,并通過不同層面的矢狀面影像及所累及椎間盤的橫切位影像,清晰地顯示椎間盤突出的形態(tài)及其與硬膜囊、神經根等周圍組織的關系,另外可鑒別是否存在椎管內其他占位性病變。但對于突出的椎間盤是否鈣化的顯示不如CT檢查。
雖然MRI的優(yōu)勢很明顯,但MRI也有它的不足之處,如果用它對病人的骨組織進行檢查,其結果則不如X光片與CT的檢查結果好,并且體內有金屬異物與假體的患者不能進行該項檢查,所以對于腰椎間盤突出應該全面進行X光片、CT與MRI平片檢查。
X線平片,CT,MRI這些影像學檢查的應用,使腰椎間盤突出癥有了客觀的診斷依據,但醫(yī)生的確診不僅僅憑影像學的檢查,還會根據患者的癥狀最終確診。